描述
從「天竺葵氣味混音」的之一到之三,已經間隔了一年多。之所以讓這三個編號的間距拉得更久,主要是在思考一個問題:氣味結構在當下的見地和切入點,其實已經決定了作品的水平。即使再做更多疊加或修改,我也不認為整體會變得更好。
每個材料和結構是否取得進步,始終在於見地。
到了之三這個編號,我終於能讓氣味處理得更輕。這其中的界限和拿捏,一直都是最具挑戰性的難度。
此外,在古皂的表面塗層,做了一次簡單的藍染習作。
/ 構成 /
/ 重量 /
150 ± 10公克
/ 使用 /
身體與心的寂靜

從「天竺葵氣味混音」的之一到之三,已經間隔了一年多。之所以讓這三個編號的間距拉得更久,主要是在思考一個問題:氣味結構在當下的見地和切入點,其實已經決定了作品的水平。即使再做更多疊加或修改,我也不認為整體會變得更好。
每個材料和結構是否取得進步,始終在於見地。
到了之三這個編號,我終於能讓氣味處理得更輕。這其中的界限和拿捏,一直都是最具挑戰性的難度。
此外,在古皂的表面塗層,做了一次簡單的藍染習作。
/ 構成 /
/ 重量 /
150 ± 10公克
/ 使用 /
身體與心的寂靜